金秋十月,由中制智庫主辦的《中國制造大講堂》第三期課程在北京工大建國飯店正式開講。本次課程邀請了重量級講師陳志武、著名經濟學家趙曉、資深媒體人秦朔、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實踐教授曹仰鋒等不同行業的專家、學者為中制匯會員企業家們授業解惑。
該期課程以我國制造業企業發展歷程為對象,實現我國制造業長期發展經驗與實干精神傳承的智慧碰撞。工業和信息化部原材料工業司、節能司原司長、中制匯黨支部書記周長益,中制智庫研究院院長、《中國制造大講堂》班主任新望以及中國制造強國論壇輪值秘書長丁德遠蒞臨課程現場。
中國制造大講堂第三期現場
本期課程由《中國制造大講堂》班主任新望主持,他指出中國制造大講堂是制造業領軍企業的培育計劃課程,是中制智庫在中國制造強國助推計劃中的重要部分。本次課程內容深入制造業各大細分行業,探訪我國制造業中小企業的發展模式和國際制造業發展趨勢,中國制造大講堂致力于打造集各行業領域于一體的專家團隊,為我國制造業中小企業發展組織研學課程,助力企業長期發展。
中制智庫研究院院長新望
著名經濟學家、原耶魯大學終身教授、香港大學亞洲環球研究所所長陳志武關于《商業模式選擇:為什么中國難有百年老店》的主題演講開啟了本期大講堂的智慧之旅。首先他主要對中美貿易摩擦問題發表了自己的獨到看法,用量化分析法就我國百年老店傳承的規律進行了剖析,另外對于如何看待我國中小企業專業化和多元化發展給出了中肯的建議和意見。
陳志武指出各大企業應看清世界格局,認識我國中小企業的發展趨勢,切勿盲目擴張,正確認識基礎創新帶來的財富差距和社會收入水平擴大的問題,找到企業生存的未來出路。隨堂互動環節更是激發了學員們尋醫問藥的積極性,企業家學員現場問診,尋找企業轉型升級的方向和路徑,為企業發展開具長期發展的良藥秘方。
著名經濟學家、原耶魯大學終身教授、香港大學亞洲環球研究所所長陳志武授課現場
著名經濟學家趙曉為本次大講堂帶來了極具含金量的精品課程,從實體經濟和企業家精神層面入手,涉及制造業發展的方方面面。他指出中國制造是中國崛起的基石,未來制造業的發展關乎全球命運的未來格局,我國制造業未來須以匠心向下生根,以創新向上結果。他認為提高制造業國際化發展水平需充分發揮中國人的企業家精神和創造力,打造創新型大國,需要中國企業家們的共生力量。中國作為全球新興制造業的中心,潛力無限,未來大有可為!
著名經濟學家趙曉
中國商業文明研究中心聯席主任秦朔以資深媒體人的視角,借助大量實體案例,以獨到視角洞察金融行業和制造業的本質,剖析商業文明與制造業企業家的挑戰與出路。他表示,一個強大的經濟體需要制造業做支撐,制造業發展與中國命運休戚與共。他指出實體興國的重要性。通過對《商業文明與制造業企業家的挑戰與出路》的解讀,強調我國制造業企業家應把握市場新變化,用全球化思維看待國際市場新發展,堅持體制改革和技術創新,運用“能看多遠就看多遠”的戰略打造全球化企業。
中國商業文明研究中心聯席主任秦朔
另外,基于我國制造業企業轉型升級和企業家學員們尋求企業發展的需求,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實踐教授曹仰鋒就《第四次管理革命:轉型的挑戰與對策》為各位企業家授業解惑,對癥下藥。曹仰鋒創新性地指出經歷過科學管理階段、人本管理階段、流程管理階段三個階段后,我國目前正處在第四次管理革命的初期,即以“價值”為中心的價值共生階段,未來將開啟從“科學管理”到“價值共生”的新革命。為我國中小型企業轉型和商業模式創新指明了戰略變革方向,他強調企業進行戰略轉型應在保持現有業務持續增長的基礎上尋找新業務的未來增長點。
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實踐教授曹仰鋒
本次大講堂課程內容豐富、形式多樣,兼具實用性和指導性。授課講師從不同視角切入制造業細分行業,為各位企業家帶來了純干貨分享,實質性的解決了會員企業在發展過程中遇到的瓶頸問題,為制造業企業發展提供了有針對性的應對方案和戰略規劃。
第三期大講堂授課現場
制造業精英社群“中制匯”,集深度學習、資源對接、圈層社交、品牌推廣于一體。作為目前國內制造業垂直領域的唯一知識共享平臺,《中國制造大講堂》更是傳遞政策、知識、觀點和經驗的殿堂。平臺薈聚業內權威人士組成專業導師團隊,解讀國家經濟最新發展趨勢和國際市場變化趨勢、聚焦技術革命和產業發展,專注全社會最關注的經濟前沿話題?!吨袊圃齑笾v堂》第四期,敬請期待!